铁道工程学院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系部动态>>新闻快讯>>正文
系部动态
新闻快讯
铁道工程学院“铁韵传知”红色社会实践团队实践活动纪实(二)
作者: 阅读: 日期:2025-07-16

七月流火,暑气蒸腾。为深入挖掘宝成铁路精神内涵,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传承铁路精神,铁道工程学院“铁韵传知”红色社会实践团队专程走进宝鸡市铁路博物馆,在泛黄的史料与斑驳的实物中,追寻宝成铁路的建设足迹,感悟那段熔铸在钢轨中的奋斗史诗。

博物馆内,一张标注着“1952-1958”的施工地图,红色铅笔勾勒的线路如血脉般穿梭在秦岭山脉间。“这是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,也是当时世界上最艰险的铁路工程之一。”讲解员指着地图上密集的隧道标识说,宝成铁路全线80%路段位于崇山峻岭,每公里就有一名建设者长眠。

在一组锈迹斑斑的钢钎与开山锤前,实践队员们驻足良久。这些工具的主人是当年参与观音山隧道施工的铁道兵,展牌上的黑白照片里,战士们腰系麻绳悬在峭壁上,用人力开凿坚硬的岩层。“当时没有大型机械,先辈们靠肩扛手刨,在海拔1000多米的秦岭深处打通了304座隧道、架设了1001座桥梁。看着这一张张黑白照片,队员们不禁感叹:“这种不畏艰险、敢为人先的精神太震撼了!”

离馆前,队员们一致决定,将收集到的宝成铁路故事整理成宣讲稿,在接下来的下乡途中走进村里,让更多人知道这条钢铁巨龙背后的精神密码。博物馆外的蒸汽机车雕塑在余晖中泛着金光,仿佛仍在诉说着那段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”的不朽传奇。

此次实践活动,让青年学子深刻理解到:宝成铁路精神是攻坚克难的担当,是甘于奉献的坚守,更是代代相传的接力棒。正如队员们在实践日志中所写:“我们要做新时代的‘铁路建设者’,在青春赛道上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奋斗故事。”

【图:冶俊杰 文:石晨晨 编辑:李帅 审核:李鑫】

扫描手机阅览/分享
陕西省教育厅 | 教务处 | 网上办事大厅 | 智慧职教云平台 | 工学云 | 思政学习平台 | 扩招学习平台 | VR看校【宝福路】 | VR看校【蟠龙】

地址:陕西省宝鸡市宝福路56号 联系电话:0917-3633825 招生咨询电话:3328888/3633887/3633889

Copyright© 2016 www.sxjdzy.cn All Rights Reserved. 陕ICP备06007315号-2